理想点亮人生,实践创造辉煌
大家好,我是10级护理3班马晓楠.
理想是用实践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理想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理想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山。是的,理想是美好的,一旦注入实践这鲜活的血液那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引导自己获得成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理想是价值的最高层次,它决定了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实现的先进性。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对于理想的认识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自身最高理想,将个人理想上升到国家理想,并以此为自身价值追求的标准和动力。这不仅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更是一种热爱国家的体现。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这是一条令人倍感沉重的消息。三个青春灿烂的生命以一种高尚的方式瞬间离我们而去,三个家庭却又势必因此而承受巨大悲痛。在网上,许多网友都对这10多名大学生特别是英勇献身的3人致以了崇高的敬意。普通大学生徐本禹带着5人支教队,走进了贵州山区。大二时,他看报纸得知,贵州方县有一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十分落后,但全村的孩子对于上学却是那样的渴求。看着这些,徐本禹流泪了,他拿着报纸找到辅导员,提出想利用暑假去岩洞学校支教,老师听后一边向学校汇报,一边帮助他筹备这次支教活动。2006年6月,徐本禹和同学们带着募捐活动得到的3大箱衣服,一袋书和500元钱前往贵州。很快,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结束了,临走时,一群学生簇拥在他身旁,孩子们摸着眼泪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能再来”。这些孩子确不知道,徐本禹已经准备考研究生,但他还是答应孩子们毕业后就回来。徐本禹坚定的说道:“哪怕是读不成研究生,我也要去贵州”。同学们,着正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最高统一啊。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就应该树立正确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要把知识转化成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既要刻苦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善于向实践学习,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特别是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历练,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求得真知、增长才能、锻造本领、提高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学习中加强对现实问题思考,在思考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立志把自己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承担责任、做出贡献,他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国家、人民的承认。我们要牢固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在立业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让我们告别盛夏的流水,应承金秋的丰硕,用理想诠释我们曾今的誓言,用实践去锻造我们明日的辉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