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护理学院网站!

护理系“助学、助梦、铸人”征文比赛作品展:梦之翼

护理系“助学、助梦、铸人”征文比赛作品展示

以下作品为各班推荐参赛作品,请确保作品为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梦之翼

(12级护理5班 杨秋梅)

每一次都在孤单徘徊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题记

梦想是一种内心强大的力量。梦想,可以使幼小的鸟儿经过不断磨炼,飞向天空;梦想,可以使小小的幼苗在困境中生长,最终变成苍天大树;梦想,可以使绝望中的人们点燃面对未来的希望之灯。

青春的转角处,划下一道耀眼的伤痕,记录着生活运行的轨迹,浓密的睫毛下,隐藏着一双幽深的眼眸,充满坚定的目光,就像一盏明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7岁之前的彭小玲和妈妈、弟弟一起跟着爸爸在江西生活。那时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日子还过得下去。在父母羽翼下的彭小玲懵懵懂懂,并没有感到生活艰辛,彭小玲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导游,直到7岁那年爸爸去世,家里的经济支柱倒塌。虽然姑姑答应帮忙照顾彭小玲姐弟俩,但那时的姑姑家条件也不太好,带自己的孩子都忙不过来。为了不增加姑姑的负担,彭小玲一家三口便回到了妈妈的家乡仙居生活回仙居后,彭小玲渐渐长大,妈妈每天起早贪黑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初中毕业后,彭小玲想要放弃学业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2002年6月,在老师们的开导和鼓励下,彭小玲进入仙居职业中学,开始了学业的新旅程。为了减轻妈妈负担,这个瘦弱的女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兼职导游。就这样,三年的高中生活,彭小玲几乎没向妈妈要过钱2005年6月,彭小玲考上了杭州教育学院。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她,欣喜之余,又不得不面对学费的问题。“等通知书那段时间我曾想,真希望干脆考不上,就断了念想,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当时的彭小玲,内心很纠结一年七八千元的学费,怎么才能凑足?正当彭小玲苦苦思考时,乡里传来了好消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来到了仙居慈善总会。结局是可喜的,在仙居慈善总会王军方会长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奔走下,我得到了仙居隆胜工艺发展有限公司一次性8000元的助学金。

这笔钱帮她打开了学院的大门,之后的路,彭小玲愿意自己走。大专三年来,她当过导游,做过家教,搞过服装批发,甚至在同学们忙着聚会旅游的寒暑假,她也照样打工。“能做的,我都尽力去做。我觉得贫困并不能成为消极生活的借口,依靠别人的救助都是暂时的,只有把贫困转化为自己拼搏的动力,生活才会真正好起来。”

毕业后,彭小玲进入仙居春秋旅行社实习。她的努力一如既往,而机会也悄悄来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负责浙江民泰银行仙居支行团队旅游工作。她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银行高管的赞赏。彭小玲从一个临时导游成为了银行业务员,又由银行业务员当上了客户经理。收入一点点增加,日子也一天天变好,然而彭小玲的心里却并不满足。“慈善总会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帮助,还有一种传递爱心的感染。”一直以来,慈善总会对她的资助,工作人员对她的友善和关心,都深深打动着彭小玲。

在一次与王会长的聊天中,彭小玲听说台州学院有个新生家庭困难,就立刻拿出1000元捐献给他。汶川地震时,她不仅主动捐款,还组织动员银行的同事一起献爱心。 “捐几千块钱对我的人生并不会有多大损失,但是,却很可能给别人的人生带来转机。”她淡淡地笑道,“就像当初慈善总会的帮助,给我带来转机一样。”

伴着盛开的花,蝴蝶才能飞舞,带着希望梦想才能飞往高处,在那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像雄鹰般翱翔。梦想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前行,青春的舞曲奏响最美的旋律,用奋斗为青春添上一双翅膀,飞向属于我们的那片天空。

青春哪能不奋斗,哪能不精彩!青春就是要奋斗,就是要精彩。